试想一下,
自己平时的生活中都有哪些事情
需要别人来帮助完成?
写方案遇到难题,百度不好使的时候;
有紧急事情,需要帮忙取快递的时候;
临时有事,需要帮忙替换倒班的时候;
诸如此类......
很多时候我们提供帮助的同时也在享受别人的帮助,界限越来越模糊,几乎水乳交融。
那么现在的问题就是:
如何在需要帮助的时候有效快速获得别人的帮助?
如果你对这个问题犹豫,或者不能马上肯定答复,那么下面三个方法一定能够帮到你:
建立良好的个人口碑
——这是得到帮助的前提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个人口碑的树立和传播,提供了便利条件。但同时又是一柄双刃剑,正向个人品牌建立和传播需要不断积累和持续经营,而负面或是哗众取宠的形象,却能在一定时间段内很快传播,且容易模仿,这就需要在个人品牌设立中做出取舍,对自己的口碑负责。
当真正摆脱由既得利益带来的浮躁,以远见和豁达的格局树立起正面价值观,让自己的人设呈现出一种正面阳光的状态,只有这样的形象才能得到认可和支持,从而让更多人认识到你是值得被帮助的人。
提升自己帮助别人的能力
——这是得到帮助的基石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把叫做"公平"的标尺,虽然自定义的刻度不一定完全一致,但基本上不会偏差太多。
开口请求帮助时,会拿出这把尺子,衡量一下双方是否对称,能力对等或差距不太大,才有希望得到帮助。当互相帮助的能力不对称,甚至是得到帮助也“无以为报”的时候,许多人也就不会张口请求帮助,因为请求了也有大概率被拒绝。
能力不对等能却得到帮助的情况也是有的,但偶然性居多。胜券在握的做法只能是,自身强大,大到有能力帮助更多的人,才能有自信请求获得更多帮助,许多人也会在希望得到你帮助情况下帮助你。
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说的就是这道理;
不断的帮助别人
——这是得到帮助的最高境界
许多人聪明,但达不到智慧。以不断帮助别人的方式得到帮助,是最智慧的选择。人生无常,不知道走在什么地方就遇到困难,更想象不到需要什么人、提供什么帮助。当以不断助人的处事哲学与人相处,不仅仅受助人在相处中不会拒绝帮助你,更欣喜的是帮助会在不经意间又返回到了自己身上,这种正能量绝对守恒。
但这种做法在在一些常见的价值观里显得不够聪明,因为许多帮助在短时间内,甚至很长时间里都无法得到回馈。这就需要一种大格局的智慧,帮助别人得到的不仅是物质化可衡量的回馈,更多的是帮助行为本身能带给我们对于自身价值的认可。增加对“助人为乐”不同的理解,然后通过自身将助人理念进行不断的再传播,最终形成闭环。
文森特梵高说:
“生命只是一个播种的季节,收获不在这里”;
我们的祖先说:
“前人播种,后人乘凉”;
持续助人这种温暖有光辉的能量会一直覆盖着你,使你的气场更强,给你的生活带来更多惊喜,让你逐渐成为生活中最高段位的智者。
想得到帮助么
那就不断的进行自我完善
想得到帮助么
那就让自己有能力帮助别人
想得到帮助么
那就去不断的帮助别人吧!
知易行难的做自己
本文为原创首发,欢迎转载
转载请后台回复“转载”获得授权,违者必究
作者 | 张妍
天津市滨海新区 新滨海义工协会会长
天津市青年联合会 常委
天津市滨海新区 政协委员
共青团天津市滨海新区委员会 常委
滨海·社益汇 滨海新区志愿者组织联席会 主席
公益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