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有标准已经不能适应电子产品的快速发展。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原有《信息技术设备 安全 第1部分:通用要求》和《音频、视频及类似电子设备 安全要求》两项标准在使用中也面临新问题:
一方面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智能电视等电子产品在功能上出现高度融合,往往同时具备音视频和信息通信功能,分两项标准评估安全性对其生产制造、检测认证、市场监管等方面工作造成困难。
另一方面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根据技术发展趋势已将音视频产品安全和信息技术产品安全两项国际标准合并,欧盟、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正在积极开展新版国际标准的转化工作,并将其作为检测认证和市场准入的依据。我国如果不尽快整合修订,实现国际接轨,将对我国电子产品的出口产生不利影响。
标准的本次修订主要有两方面突出改进:
一方面适用范围进一步扩大,新版标准整合了原有两项强制性国家标准,涵盖了音频、视频、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设备的所有产品,顺应了当前技术产业发展趋势。
另一方面技术上优化升级,新版标准运用安全工程理念,提出能量分级,全面考虑了各类电子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电击、着火、过热、声光辐射等六个方面的危险来源,并提出相应的防护要求与试验方法,助力电子产品安全防护精准化、科学化、规范化。
新版标准的发布实施有三个重要意义:
一是有利于电子产品生产企业实施标准。之前两项标准适用范围各有不同,导致诸多企业生产设计电子产品选用标准存在困惑。新版国标合并后,解决了以往适用标准界定难的问题,实现了产品生产、检测、抽查“一把尺子”,减轻了企业负担,提高了市场运行效率。
二是有利于保障消费者健康安全。新版国标对原有两项标准的核心内容进行了深入梳理、补充和提升,对当前产品如:无线充电、蓝牙耳机等新技术带来的新隐患,按照对危险源分级分类的理念提出具体的安全要求和测试方法,从防电击、防着火、防过热、防声光辐射等多方面保护人身财产安全。
三是有利于促进我国电子产品出口贸易。新版标准修改采用了国际标准IEC 62368-1,主要技术内容与国际保持一致。企业按照新版国家标准生产电子产品就能符合国际安全评估体系要求,消除了国际贸易技术壁垒,助力我国电子产品“走出去”。
1、 饮水机销售要警惕 老年人守好钱袋子
2、 酸奶种类知多少——液态奶选购教程
3、 8月底前,这些违规收费要清理!
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人民日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