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科技集團

2025-06-06 14:43:09

世界杯歌

2006年即有富士康工廠員工揭露血汗工廠的黑幕[35],包含軍事化高壓管理[36]、超時加班[37]等。對於媒體報導,鴻海控告新聞編採人員,引起中國...

2006年即有富士康工廠員工揭露血汗工廠的黑幕[35],包含軍事化高壓管理[36]、超時加班[37]等。對於媒體報導,鴻海控告新聞編採人員,引起中國大陸媒體群起激憤,在鴻海的大客戶蘋果公司介入後,戲劇化和解,僅索賠1元[38]。2010年,富士康接連發生員工連環跳的「墜樓事件」(深圳富士康員工墜樓事件),引起軒然大波,國際科技大廠關注,甚至驚動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富士康為「血汗工廠」之名不脛而走[39]。在連11跳之後,郭台銘及富士康集團特別向員工發出兩封公開信,郭台銘除了慰問員工、對廠內軟硬體做改善外,另一封信則要求員工簽協定,大意為若再發生自殺事件,員工及家屬不再向富士康要求法律以外過當訴求[40]。2010年5月27日,郭台銘親上火線,眼眶泛紅四度鞠躬道歉,並開放廠房讓媒體參觀採訪,盼以此破除血汗工廠之名,也表示撤回先前之公開信[41]。2012年4月28日,外界長年質疑鴻海是血汗工廠,郭台銘則表示「血汗工廠有什麼不好?我們流血流汗,只要我們符合法令,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穫」[42][43][44]。

凍結記者名下財產

编辑

2004年4月29日,《工商時報》刊登記者曠文琪編寫的〈英特爾新平臺—嘉惠鴻海〉報導[45][46];鴻海5月向法院聲請假扣押曠文琪個人財產新臺幣3,000萬元[47][45][46];12月1日,臺灣新聞記者協會發佈名為「抗議鴻海董事長郭台銘打壓新聞自由」的新聞稿,要求鴻海必須在12月15日之前撤回假扣押,否則將採取適當的行動[48][45];12月16日,臺灣新聞記者協會發起萬人聯署活動[49];12月20日,鴻海撤銷對曠文琪財產假扣押案[50]。

2006年6月15日,中國大陸《第一財經日報》跟進英國《星期日郵報》,發表〈員工揭富士康血汗工廠黑幕:機器罰你站12小時〉報導[51][47];7月3日,鴻海控告《第一財經日報》的編輯翁寶與記者王佑,並分別求償1,000萬人民幣和2,000萬人民幣[47][52][53][54];7月10日,法院將翁寶與王佑兩位個人財產凍結[54];8月27日,《第一財經日報》發函稱「記者報導屬於職務行為,報社將動用資源支持兩人全力應對訴訟」[49];8月30日,鴻海向法院申請解除對翁寶與王佑個人財產的凍結,並將訴訟標的由原本3,000萬人民幣降為1人民幣[55];9月3日,雙方發表聯合聲明,並同意撤銷訴訟[56][57]。

2010年深圳富士康跳樓事件

编辑

参见:深圳富士康員工墜樓事件

2009年底,富士康深圳廠區發生首起大陸員工跳樓事件,跳樓者為一名中國百大的優秀學生孫丹勇,此為富士康第一起跳樓個案。其後2010年1月~6月,接二連三發生跳樓案例,總計為媒體揭露報導者總計有13跳。

2010年5月,集團面對國際勞工組織、外界排山倒海而來的遣責聲浪及輿論壓力紛沓等況,即全體進入戒備狀態,並由郭總裁帶領宣示下啟動集團「愛心平安工程計畫」,包括:大量舖設大樓安全網、引介外部資源(如台大、彰化基督教醫院、馬偕醫院及大陸四川等醫療團隊及各省家鄉關懷團)進行人員心理輔導及推動諮商輔導計畫、培訓心理諮商師及成立78585員工關愛小組等工作,以徹底防範跳樓個案再度發生及其可能產生之連鎖效應。

歷經全面動員後,終於在該年7月即平息危機。此後,富士康大門敞開,不復以往神秘,並促使大陸員工加薪,同時也開啟了富士康向大陸其他省份建廠、設廠的新里程碑。

2011年成都富士康爆炸事件

编辑

2011年5月20日19时左右,富士康集团鸿富锦成都公司抛光车间在生产中发生爆炸,造成3人死亡,13人受伤,其中重伤2人。[58]

2012年鄭州罷工事件

编辑

2012年10月5日,蘋果公司最大代工廠富士康鄭州廠區有3,000至4,000名工人罷工,原因是iPhone 5被客戶投訴品質出現問題,富士康生產線工人因而壓力倍增,並遷怒於質檢人員,雙方更發生衝突。最後質檢人員選擇罷工,導致多條生產線停產。[59]

2013年PlayStation 4「品質門」事件

编辑

索尼的PlayStation 4的生產由中國大陸富士康所負責,然而在PlayStation 4發售後,部分產品出現品質缺陷。國外遊戲論壇NeoGaf調查問題產品批次及生產地,以及了解到此前中國央視報導富士康用工不當問題,相信是富士康的產品製造出現了問題。此前報導的富士康用工不當問題,當中涉及富士康強迫前來富士康實習的大學畢業生加班加點,長期的高壓工作以及缺乏人性關懷導致實習學生以及工人健康問題百出,受害學生以及工人則以所組裝的PS4作為洩憤工具。此次不僅成為了PS4品質問題的輿論焦點,更再次暴露富士康的用工不當、血汗工廠等問題。[60] [61]

2015年中华全国总工会事件

编辑

2015年2月2日,中华全国总工会通报了2014年度中国劳动关系领域十起具有典型意义的违法案件和劳动事件。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法律工作部部长郭军点名批评了富士康长时间违法加班[62]。随后富士康对此事作出了回应[63]。

2022年轉投資中國紫光事件

编辑

2022年7月14日,鴻海集團公告將透過旗下工業富聯(FII)參與投資中國大陸紫光集團。經濟部7月15日證實,FII確認雖已完成交割,但違反事前申請等相關規定,若鴻海不能還原交易,經濟部可依法開罰新台幣5萬元以上、2,500萬以下罰鍰。[64]鴻海15日晚間發布聲明表示,此次投資目的是財務投資,近期將依規定向投審會遞送申請文件。[65]

根據英國《金融時報》的報導,有臺灣國安官員希望鴻海集團放棄對大陸半導體從業者紫光集團的投資。有知情人士表示,經濟部投審會尚未正式審查此案,但執行大陸政策的國安會、陸委會官員認為必須阻止這筆交易。一位接近鴻海的人士表示,現在臺灣官方已將其提升到國安層級,投資前景變得暗淡,隨著臺海局勢日益緊張,這看起來更加困難[66]。

2022年河南郑州富士康疫情與衝突

编辑

主条目:2019冠状病毒病河南省疫情 § 郑州富士康疫情和2022年郑州富士康抗议

2022年10月,中国河南郑州COVID-19疫情加剧,位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以下简称“港区”)的富士康园区也受到波及,全体员工实行闭环管理。有传闻称园区内疫情已经蔓延,有员工带病工作,生活条件恶化等。厂方对此表示“园区内两万人感染”的传闻“严重不实”,不过富士康的澄清反而引发公众对富士康及港区有关部门瞒报疫情的质疑。随着时间推移,富士康员工“逃亡”的消息不时见诸社媒,其中一些人甚至选择沿着高速公路步行十余个小时回到家乡(郑州富士康员工多为河南省内其他地区来郑务工人员),路上有当地居民免费为回乡者提供食物等帮助。一些地方政府专门设立了接待站服务富士康员工,更有地方政府表示将派专车接回本地籍员工。港区方面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已向郑州富士康派驻工作组,并正会同河南省有关部门开会研究相应措施。[67]

11月23日,鄭州富士康再傳出爆發暴力抗議,網傳員工不滿簽新合約與招聘條件不符,並且新員工被安排與染疫老員工混住。有維護治安的工作人員以及警察與富士康員工打鬥,現場曾冒起白煙,疑似是釋放催淚彈或有人用滅火筒噴射白色粉末;另有大批員工推倒鐵皮圍欄,步行離開富士康園區[68][69][70]。当晚,鴻海集團发表聲明,指出津貼一向按合約內容履行、員工並無混住、持續與員工及當地政府做好溝通,並強調鄭州廠區正常生產[71][72][73][74][75][76]。

2023年中国大陆分支遭调查

编辑

2023年10月22日,《环球时报》从消息人士处独家获悉,中国大陆税务部门依法对富士康在广东、江苏等地的重点企业进行税务稽查,自然资源部门对富士康在河南、湖北等地的重点企业用地情况进行现场调查[77]。翌日,该公司旗下在中国A股上市的工业富联跌停,公司随后发表声明积极配合中国大陆当局的稽查和调查。有两位与富士康关系密切的消息人士表示,富士康在中国大陆被查是受政治因素驱使,与台湾即将举行的总统及立委选举有关[78]。10月25日,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在例行记者会上回应说,大陆有关方面依法依规对所有企业一视同仁开展遵纪守法调查,是正常的执法行为。[79]

[80]